最新
  • 2025-11-25
    高利增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铁硫纳米酶编辑色氨酸代谢防治肠道致病菌感染
    2025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利增研究组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董冰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了题为"Nanozymes mod... 基于纳米酶的仿生抗菌策略,能够模拟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多酶催化杀菌机制,包括氧化还原酶类催化产生ROS快速杀菌,以及水解酶类分解细菌成分等,对多种耐药菌(...
  • 2025-11-19
    张朋研究组揭示人类知觉意识的介观尺度神经机制
    2025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朋研究组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题为 "Mesoscale cortical mechanisms of perceptual conflict resolu... 意识的神经机制是当前脑科学中最具挑战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双眼竞争"(binocular rivalry)视觉现象为研究意识提供了一个独特窗口:当双眼分别接收两...
  • 2025-11-14
    张朋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成人大脑两种相反并互补的眼优势可塑性机制
    2025年11月11日,张朋研究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题为 "Two opposing yet complementary ocular dominance plasticities: thalamus strengthens ... 人类大脑在成年后是否仍然具有可塑性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仅几小时的单眼剥夺就能够显著增强成人被剥夺眼的视觉功能,但这种眼优...
  • 2025-11-12
    “女娲”基因组资源第九篇 | 徐涛/何顺民团队构建线粒体变异及核线粒体片段图谱
    2025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何顺民团队在《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杂志发表了题为"Mitochondrial Genome Variants and N... 线粒体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寿命调节、胞质钙缓冲、固有免疫和细胞周期。千人基因组计划1KGP和gnomAD等大规模mtDNA研究主要针对于欧洲人群,东...
  • 2025-11-07
    方显杨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活细胞DNA成像技术
    2025年11月7日,方显杨研究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CRISPR live-cell imaging reveals chromatin dynamics and enhancer in... 三维基因组互作与表观遗传修饰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因素,其动态变化与细胞生长发育及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解析染色质在活细胞内的时空动态,是理...
  • 2025-11-06
    李昂研究组与合作者提出基于脑区动力学的可推广脑-行为关联研究框架
    针对这一挑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昂研究组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刘冰研究组,于2025年10月30日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题为"Spontaneous brain ... 人脑功能的个体差异是人群中行为多样性的根源。如何在活体条件下定量刻画大脑功能的独特性,并揭示其与个体间认知能力及心理特质差异的对应关系,是脑科学和...
  • 2025-11-04
    柳振峰研究组发现植物甘油三酯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2025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柳振峰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 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f... 甘油三酯(TAG)是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其与食品及生物柴油等的生产密切相关。二酰基甘油O-酰基转移酶1(DGAT1)是甘油三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催化二酰...
  • 2025-10-29
    孙飞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纤毛/鞭毛轴丝外周二联体微管A-B管连接的机制
    2025年10月21日,孙飞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苏仁课题组等团队合作,在《PLOS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core outer junction protein CFAP77... 纤毛/鞭毛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特殊细胞器,其核心结构是微管及相关蛋白组装成的轴丝复合体(Axoneme)。轴丝外周由9组二联体微管(Doublet microtubules...
  • 2025-10-22
    张朋研究组揭示全局特征注意的皮层下神经机制
    2025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朋课题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题为 "Spatially global effects of feature-based attention in func...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可以仅凭"颜色"或"形状"等特征快速定位目标信息,即便这些视觉信息出现在空间注意的焦点之外。尽管有研究证实这种"特征注意"在皮层水平的...
  • 2025-10-22
    张朋研究组揭示人类自下而上注意显著图的皮层微环路神经机制
    2025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朋课题组在《PLoS Biology》发表题为"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create a saliency ... 自下而上的注意是人脑重要的信息筛选机制,使得我们能够自动快速地检测到环境中与众不同的信息,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传统主流理论认为高级脑区(如:顶叶)...
  • 2025-10-10
    许瑞明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人逆转座子LINE-1靶向整合基因组的重要机制
    2025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朱冰和薛愿超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发表题为"Mechanism of DNA targeting by human LINE-1"的研究论文,...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具有"跳跃"能力的逆转座子(retrotransposon)序列。在胚胎发育早期、免疫和神经系统等特定阶段和环境下,它们会被激活,发挥重要生理功...
  • 2025-09-30
    李岩研究组在觅食节律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岩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entral Clock Drives Foraging Rhythm through Modulating Food O... 2025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岩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entral Clock Drives Foraging Rhythm through Modulating Food O...
Baidu
map